苏联当然有着对日本进行占领的野心配资平台在哪里找,而斯大林对外扩张的雄心更是从未停歇。然而,实际执行上,苏联在远东地区面临着战线过长、补给困难的困境,再加上美国的核压力,最终导致了斯大林不得不为了濒临破裂的美苏关系做出了妥协。
在1945年8月9日,苏联发起了二战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八月风暴行动。其目的在于摧毁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行动范围包括库页岛、南千岛群岛、满洲和朝鲜半岛北部。斯大林之前就向苏军远东军区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表明,除了解放与满洲相邻的南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外,还要占领北海道的北半部。
在战争初期,苏联红军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盘踞在中国东北等地的日军,甚至在9月5日占领了千叶群岛,直指北海道。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苏联最终止步于南千岛群岛,放弃了可以轻松夺取的北海道。
展开剩余70%为了理解斯大林为何放弃了如此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我们需要回溯到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同盟国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聚集在一起,激烈讨论了战后欧洲和世界秩序的安排。首要问题是对待德国,而后转向对日本的计划。
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美苏英法将分别占领德国,但由于美苏之间的矛盾加剧,德国最终一分为二。然而,在对待日本问题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将与美苏英一同分治日本,驻军占领四国岛。然而,随着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台后,并不愿让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参与到瓜分日本的计划中。因此,杜鲁门在8月18日回复斯大林时,虽然同意千叶群岛归苏联所有,但对北海道却未做出答复。
此时,斯大林已经向杜鲁门提出两点要求:千叶群岛的归属问题和北海道留萌—钏路以北区域由苏联单独占领。然而,杜鲁门只同意前者,对于北海道的问题一言不发。斯大林对此感到不满,尽管苏联已做好了占领北海道的准备,但美国的冷漠态度让斯大林不得不重新考虑。
1945年8月21日,苏联下达命令,准备实施对北海道的军事行动。然而,这种强势的姿态却并未吓倒美国,而是唬住了日本天皇。面对美国的冷漠态度,苏联不得不作出“强势”回应。但实际上,苏联此时的实力并不足以和美国抗衡。二战结束后,苏联家底损耗殆尽,而美国则远离战场,一片歌舞升平。尽管苏军可以轻松击败日军,但远东的军力,尤其是海军力量不足以和美军对抗。美国已经抢先登陆日本,而苏联的攻势止步于南千岛群岛,最终放弃了北海道。
此外,斯大林当时并没有核武器,而美国刚刚在日本使用了两颗核弹,其威力让斯大林望尘莫及。苏联的核武器在发展中,四年后才正式问世。在核弹的威胁下,斯大林不得不对杜鲁门低头。
苏联最后一周的表现更像是一个校霸,但面对美国这个更强大的对手,他不得不低头,摇旗呐喊只是装装样子。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坚决态度使得苏联放弃了占领北海道的计划。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博弈中,斯大林不得不接受现实,苏联最终因实力不足、美国核威胁和远东军力问题而妥协。
这次的历史事件展示了“斯大林模式”在特定条件下的僵硬性。苏联在战后期的实力和条件使得斯大林无法如愿完成对北海道的占领配资平台在哪里找,最终在外交博弈中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这也成为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失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在决定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发布于:天津市